在2025年五一假期的晨曦中,宁波慈城古县城迎来了一项惠及市民与游客的便民举措——慈城古县城观光接驳线正式开通试运营。这条全长2.2公里的免费线路,以慈湖人家农贸市场停车场为起点,冯岳彩绘台门停车场为终点,犹如一条轻盈的丝带,串联起古镇的核心景点,为五一期间激增的文旅消费需求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。
免费接驳线:文旅惠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这条接驳线的开通,不仅是交通服务的升级,更是慈城文旅融合战略的缩影。线路设计精准覆盖了慈湖、民权路新春市集、冯岳彩绘台门等热门区域,游客无需担忧停车难题或步行疲惫,即可无缝衔接古城的烟火气与历史感。据数据显示,2024年慈城景区游客量已突破300万人次,营收达1.1亿元,接驳线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,助力“小长安”民权路等特色街区的商业活力。

五一狂欢:接驳线与文旅活动的双重加持
今年五一,慈城以“青春慈城游”为主题,推出千台无人机夜空表演、水陆空三栖狂欢等重磅活动,而接驳线恰似这场盛宴的“隐形向导”,让游客高效穿梭于各活动节点。与此同时,慈城与慈溪鸣鹤古镇的联动合作,更通过接驳线实现了“文化破界”,游客可一站式感受两地非遗与市井文化的交融。

业态升级:从交通到体验的全链条服务
接驳线沿途的业态布局,折射出慈城文旅的年轻化与科技感。国营大众理发店的怀旧风情、句章书铺的文化浸润、咪咕VR体验馆的科技互动,乃至慈城年糕的创意吃法,均可在接驳线的串联下“一网打尽”。清明假期11.75万人次的游客量印证了这种“沉浸式消费”模式的吸引力,而免费接驳服务将进一步降低体验门槛,放大文旅效益。

未来展望:全域旅游的“慈城样本”
慈城观光接驳线的开通,不仅是五一期间的临时举措,更是宁波全域旅游发展的创新实践。通过交通与文旅的深度绑定,慈城正探索“运营品质维稳”与“游客流量转化”的平衡之道。正如其2024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所示,这种以免费服务引流、以优质业态留客的模式,或将成为同类古镇升级的参考范本。

在这个以“便捷”与“体验”为核心的时代,慈城古县城观光接驳线的开通,恰似一把钥匙,为游客打开了更高效、更丰富的文旅之门。五一假期,不妨乘上这趟免费的“时光巴士”,在千年古镇的脉络中,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共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