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慈善热潮涌动 数字化捐赠助力“人人慈善标杆区”建设
2025年5月9日,宁波市第26届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全面启动,首日全市累计募集善款达2318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32%,刷新该公益活动单日募捐纪录。活动以“人人向善
人人行善”为主题,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募捐模式,动员全市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及市民参与,善款将专项用于困难群体救助及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建设。
多维创新激活捐赠动能
本届活动呈现三大突破性特征:
数字化服务升级:全面启用电子捐赠票据系统,微信、支付宝等在线捐赠渠道占比达74%,后台实时生成可视化捐赠热力图
场景化公益实践:新增“慈善地标City Walk”等特色活动,结合北仑开发建设40周年主题设立定向捐赠项目
标准化流程管控:严格遵循《慈善法》规范,建立捐赠资金全流程追踪机制,确保善款使用透明度达100%
北仑区行政中心启动仪式现场,区五套班子领导通过移动端扫码完成首笔捐赠,单小时募集善款48万元。
政企协同构建慈善生态
多元主体共建公益新格局:
政府引领:市本级105家党政机关率先完成集体捐赠,87家国有企业同步启动“薪火相传”专项基金
企业赋能:镇海区石化企业联合捐建“安全生产保障金”,首批到账资金超500万元,定向帮扶工伤困难家庭
市民参与:东坤职高、戚家山街道等基层单位创新开展“微心愿认领”,实现慈善行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
数据显示,首日捐赠中超52%善款来自制造业企业,38%源自个人小额捐赠(单笔≤200元),体现“全民慈善”特色。
长效机制巩固爱心品牌
宁波经验持续升级慈善服务体系:
文化培育:连续三年开展“慈善空间”评选,累计挂牌214处实体阵地,年开展公益活动超1200场次
人才储备: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立慈善管理微专业,首批培养复合型慈善工作者86名
技术赋能:区块链存证系统覆盖善款流转全链条,捐赠凭证可实时查验且不可篡改
据市慈善总会通报,2024年全市慈善组织救助支出达6.2亿元,惠及困难群众23万人次,医疗救助、助学帮扶等项目覆盖率居全省首位。
全域联动迈向更高目标
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清晰:
区域协同:鄞州、余姚等10个区(县、市)同步开展特色募捐,海曙区“耆乐助餐”项目首日获捐230万元
品牌输出:“桑梓情怀”慈善基金规模突破1亿元,成为长三角地区侨界公益样板工程
国际拓展:中东欧国家商会驻甬机构首次参与捐赠,首批跨境善款将用于一带一路民生项目
随着《宁波市慈善事业发展“十五五”规划》编制启动,全市力争2026年前建成“人人可及、时时可为”的现代慈善生态体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