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9日,宁波栎社国际机场T3航站楼全面投入运营,同步新增雅加达、宿务、胡志明市等8条国际航线,宁波至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成员国的直飞航线增至50条,覆盖东南亚、日韩及澳新全域。至此,宁波成为长三角首个实现RCEP区域航线全覆盖的空港城市,年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800万人次。
超级枢纽:双航站楼运力倍增
硬件升级
T3航站楼面积达28万平方米,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,与T2形成“双子星”运营格局,整体保障能力提升至3200万人次/年;
新增46个停机位,其中23个为国际廊桥机位,过境旅客中转时间压缩至45分钟。
智慧口岸
启用全国首个“无感通关”系统,旅客生物信息识别准确率达99.7%,国际航班边检耗时降至人均12秒;
行李处理系统引入AI视觉识别,错运率下降70%,冷链货物查验效率提升5倍。
航线网络:RCEP空中走廊成型
区域联通
新增“宁波-马尼拉跨境电商专线”,实现东南亚主要电商枢纽48小时直达,跨境包裹日均处理量突破20万单;
产业适配
针对临港工业需求开通“宁波-珀斯锂矿包机”,单程载货量达120吨,保障新能源产业链稳定供应;
文旅融合
推出“空铁联运”自由行产品,旅客可凭登机牌免费换乘宁波至舟山高铁,普陀山景区接驳巴士同步加密至10分钟/班。
经济赋能:临空经济带扩容
产业集群
空港跨境产业园集聚62家跨境电商企业,2025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额185亿元,同比增长67%;
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共建航空危化品运输通道,丙烯腈等特种化学品空中运力提升40%。
开放升级
设立RCEP航权谈判中心,与印尼鹰航、越南越捷航空签署第五航权协议,开放第三国货运中转业务;
开通“宁波-新加坡科技英才快线”,为甬舟科技城引进半导体领域专家团队12个。
技术亮点:绿色空港领跑全国
低碳运营
航站楼屋顶铺设12万平方米光伏板,年发电量达1800万千瓦时,实现廊桥岸电全覆盖;
噪声治理
应用主动降噪跑道技术,机场周边居民区夜间噪声值下降至45分贝以下,优于国际民航标准;
数字孪生
构建机场全域三维模型,可实时模拟台风、大雾等极端天气下的运行预案,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倍。
数据显示,T3启用首周国际航班量环比增长38%,其中RCEP航线贡献72%增量。依托宁波舟山港“空港+海港”联运优势,该机场计划2026年前建成亚太航空冷链中转中心,助力长三角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战略枢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