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9日,甬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,宁波至舟山最短通行时间压缩至26分钟,标志着浙江实现“市市通高铁”目标,舟山群岛结束不通铁路历史。该工程包含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、最大跨度公铁合建桥等超级工程,总投资超300亿元,形成长三角首条直抵深海的高铁动脉。
超级工程:跨海通道创多项世界纪录
金塘海底隧道
全长16.18公里的隧道采用双盾构对向掘进,“定海号”与“甬舟号”在海底实现厘米级精准对接,最高水压达1.0兆帕;
隧道内设置智能逃生系统,30秒内可启动应急供氧,逃生通道间距缩短至国际标准的60%。
西堠门公铁大桥
主跨1488米的公铁合建桥采用全焊接钢箱梁,抗风性能达17级台风标准,日均通行高铁列车52对、汽车2.1万辆;
桥塔安装5G+北斗监测终端,实时追踪应力变化与船舶通航风险。
经济重构:26分钟都市圈激活海洋经济带
港口联动升级
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新建铁路专用线,实现“海铁联运”集装箱年吞吐量提升40%,大宗商品物流成本降低28%;
产业协同创新
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与宁波新材料产业园共建“前港-后厂”模式,乙烯等化工品运输时效提升5倍;
文旅深度融合
推出“高铁+邮轮”联票产品,普陀山景区预约量同比增长210%,舟山海鲜冷链专列日均发运量达150吨。
民生跃升:海岛生活迈进同城时代
通勤革命
开行宁波东至舟山站早高峰“公交化”列车,最小发车间隔15分钟;
两地医保卡、图书馆证等实现“一卡通用”。
人才流动加速
舟山挂牌“海洋人才特区”,宁波高校设立8个海洋学科产学研基地,双城就业参保人数半年增长37%;
开通院士专家通勤专列,舟山海洋科学城集聚长三角科研机构43家。
战略价值:长三角海陆统筹样板
交通网延伸
规划延伸至上海洋山港的跨海二通道,构建沪甬舟“黄金三角”2小时交通圈;
开放新支点
舟山自贸区扩区方案获批,依托铁路拓展油气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跨境交易场景;
生态共保
共建东海海洋生态预警系统,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率提升至98%。
监测显示,通车首周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12%,舟山酒店预订量达历史峰值。预计2025年底,甬舟双城GDP增速将突破8%,为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提供“硬核”支撑。
